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Insufficient Space in Hong Kong: Ma On Shan and Wu Kai Sha

To read my post in context please visit my blog Three Torches
It’s been a hard day at work, and you’ve been putting in overtime hours for the past two weeks at the investment bank. Your two kids – the older son applying for college, with his younger sister sitting her entrance exams into secondary school – are stressed out. Your spouse has been pushing hard for promotion lately, but can’t quite seem to figure out what the boss really wants.
At the very least you can come home to a suburban area that’s a good distance away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the heart of Hong Kong island – places like Central, Causeway Bay, or TST. A home in a residential area that has a handful of medium-sized malls built more for convenience rather than to attract tourists. There’s a fantastic and well-maintained country park that’s perfect for walks and exercise, and the quiet beach area sees more than hundreds of people every day swimming, fishing, flying kites, or chasing crabs in the rocks.






Could there be a worse thing than turning this peaceful landscape into ten or twenty apartment buildings with parking lots and 60+ floors and additional shopping malls to support new residents?
What would it be like for a resident of 2 or 3+ decades in this area to think that in perhaps five or ten years, opening a window in the morning will no longer invite the salty smell of seawater and the ocean, but instead roaring cranes and the stench of engine fuel and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stead of the rich diversity of animal life that have made their livelihoods for generations in the beach and bay area, there will be temporary construction houses and lines of machinery and vehicles moving in an out hundreds of times a day?

Photo courtesy of Amanda Hall
When the water is warm enough to swim in, each morning at the crack of dawn sees as many as fifty to a hundred residents swimming in the waters near the beach. They walk over from their buildings along the sleepy streets with few cars and pedestrians, follow the pathway that leads from the shore along the back of the beach to the Wu Kai Sha Pier. Sandals, towels, bottles of water, and dry clean clothes are all placed along the railings of the pier, before they climb down the stairs straight into the seawater.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se swimmers are in their sixties or seventies. They sport their wet graying locks of hair with pride, at times chattering loudly about the fact that they’re the only ones with the capacity of waking up before 6am to enjoy a wonderful morning swim. Many of them swim for half an hour to forty minutes.
This area that is the potential site for new housing plans and land reclamation represents the one area in this residential suburbia where kids, adults, domestic maids, and elderly can all directly interact with nature. After around four in the afternoon the beach becomes populated with students, all in their individual school uniforms, who are eager to kick off their shoes and run in the finer sand patches. The beach is mostly rocky with many pebbles and small boulders overrun with barnacle shells: here is where the area is so full of life, containing thriving ecosystems of crabs, fish, tiny eels, and many more that remain unseen to the human eye.
It seems interesting that Hong Kong residents spend a lot of money each year traveling to see the sights of greater East Asia and the world. Many leave Hong Kong for a week or two in order to escape the massive consumer mania and material urges, hiking in the mountains of Japan to riding elephants in Thailand to white water rafting in Australia. The enjoyment of these natural locations is crucial to the renewal of the businessman, the school teacher, the stock trader, the social worker, the grocer, the domestic maid, the student, the family. So why go about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these beautiful habitats at home in exchange for more residential outlets? Why compromise the integrity of Hong Kong’s other side, its precious natural body and habitats?
"God is love, and now there's a broken heart" & "Best wishes to you"
In protest, the beach becomes heartbroken
***
Jonathan Lin is a junior English major currently studying in Carleton College, Minnesota, USA. On his personal blog Three Torches he discuss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world events.


Friday, February 17, 2012

烏溪沙海灣----大自然的恩賜


烏溪沙海灣----大自然的恩賜
烏溪沙海灣,天然的海濱游泳場,吸引了多少晨泳的人們,海灣一片紅樹林默默地淨化著南下的污濁空氣,紅樹林下出沒著無數的小海蟹,退潮海灘上的蜆、蠔、海膽,甚至海參讓許多大人、孩童駐足觀看,課餘假日,孩子們在淺海裡、沙灘上嬉戲,年輕人、又或一家人在海灣裡扒艇,日出日落,潮漲潮退,烏溪沙海灣已經成為我們馬鞍山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這裡填海?試問政府為什麼要把這一切毁掉?                           
理由:建築廢料沒有地方擺放;香港不夠地方起樓給港人住。
為了擺放垃圾,要填掉這麼美麗的海灣?香港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了嗎?我沒有什麼成熟的想法,既然我們現在是付錢、利用我們的建築棄料為大陸修建人工島,讓一些人嘆息,那從此以後,就為自己建吧,根據人工島的位置來決定它的用途,公共娛樂、政府公共事業用地,如果地理位置適宜,建住宅樓也都可以考慮。
至於“在烏溪沙海灣填海,是因為香港不夠地方起樓給港人住”,我認為理由不充足:
第一,香港自己人的出生率這麽低,未來人口是根據什麽算出來的?既然說道人口,近期日益增加的“雙非”嬰兒,沖關的大陸孕婦,政府目前的人口政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時候檢討香港的人口政策了。
第二,香港、九龍那麼多舊城區,擁擠、破爛,完全不符合現代人居住的環境準則,舊樓改造勢在必行,同時,也可以避免更多塌樓悲劇的發生,政府不能因為業權收購繁瑣而不做,香港市民用高薪養著這麼多的政府官員,就是要他們為香港人辦實事、辦好事的。
第三,老實講,在烏溪沙海灣填海出來的土地,有幾多會用來建公屋、居屋?一定被政府賣給地產商開發成豪宅,到時生活在中下層的港人仍然買不起樓住,連原本用來休憩欣賞大自然美景的沙灘也被豪奪了,這就是填海的未來;
總而言之,填海,破壞大自然美麗的海岸線,會帶來不可逆轉的後果,請政府三思而行,不要做出對不起港人、以及我們子孫後代的事!
                                                                                                                                               和雲伴月

Sunday, February 12, 2012

保衛烏溪沙海灣 - CEDD 的公衆論壇



*** 2月23日再次翻查網頁,發现[公眾參與活動回顧],包括能打開的第二次 [公衆論壇],放在這兒:http://www.landsupply.hk/news2.php?lang=cht


和幾位鄰居,本打算去聽CEDD 的公眾論壇,但原來已滿額。心裏狐疑。在網上翻看他們的舊照片 http://www.landsupply.hk/news2.php?lang=cht,第一次的公眾論壇,偌大一個會堂,有小貓三四隻,其中有CEDD的人和他們公關公司的人還説不定。

我們回家看了「網上直播」。今天打開網頁,想仔細再看一遍,但原來錄影沒有放在網上;找一找,2月4號的第一次論壇的錄影,也沒有。http://www.landsupply.hk/liveStream.php?lang=cht

這個網址有一頁叫「公眾參與摘要」,http://www.landsupply.hk/stage1PEDigest.php?lang=cht 只有CEDD上載著圖文並茂的「宣傳」。

而「網上討論區」,慢得像螞蟻上樹,幾十秒打不開一個「page」。等每一頁「load」,等到肺裂。要把這個主題的討論內容看完,要好幾個不眠的晚上。陰謀論是:他們要悶走市民。http://www.landsupply.hk/forum.php?lang=cht

所以,現在講昨天的「公眾論壇」,只能憑記憶。

論壇台上的參與者,一字排開十來人,有學者和專家,嚴陣以待,一致「支持填海取地」,這討論集會,原來是他們宣傳填海取地的平台。

這樣的「論壇」!見識了。

論壇由CEDD的「公關公司」籌辦。主持人聽起來像電台DJ,代市民讀出意見時,很急速;聲音低的時候像頌經。其間不忘提醒「觀眾」,他只是「主持」。台上有一位數度發言的「專家學者」,大義凜然,指出香港應該自己担當「建築廢料」。不該移送他人。一直,香港把建築廢料運到台山,已在那裏造了一個幾千公頃的人造島。香港理應填海。

處理建築廢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真要花點時間搜集資料,好好了解一下。填海作土地儲備,是另外一個議題。「處理建築廢料」等如要「填海取地」,這是甚麽邏輯?

CEDD 的代表,多次提醒我們,態度不失坦誠。指填海計劃未拍板,諮詢活動,有助厘定「填海選址」的準則。

唉,馬鞍山不幸被「選中」。原來,這樣翻天覆地的大事,是沒經過準則鍳定的。

遠行在即,邀請了其他 seaside hikers 來一起保衛烏溪沙海灣,編寫這網誌,暫别。

Hetty

Tuesday, February 7, 2012

保衛烏溪沙海湾 - 我給CEDD又回了信


收到土拓署的信之後,我又寫了回信:

Date: 201227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00下午72441
To: "landsupply@cedd.gov.hk" <landsupply@cedd.gov.hk>
Cc: "Tellme@1823.gov.hk" <Tellme@1823.gov.hk>
Subject: Re:
請提供一些數據
土拓署海港工程部,您們好。 

謝謝你們的回覆。 

我本人,以馬鞍山居民身份的定位來說,是一定堅決反對烏溪沙填海的。對任何一個安居的「人」來說,家檔遭到破壞,都不會坐視不管的。 

對住在其他地方的人來說,馬鞍山不關他們的事。對貴部門提出填海選址意見的人來說,也不關他們的事。大概那小組裏面,也沒有人住在馬鞍山。如果有,請公開。 

香港沒有那一區的居民,會大聲說:「為了香港未來發展的前途,為了香港的利益,請來這裏填海吧!」如果有,請讓我知道。 

如果填海是最好、是唯一獲取土地資源的方法;而海是必然、必須,是一定要填的話,也應該揀選「對最少居民造成最少影嚮的地點」。 

馬鞍山比淺水灣的人口更少嗎?比石澳的人口更少嗎?比清水灣的人口更少嗎? 

我們不會填淺水灣,不會填石澳,不會填清水灣,因為它們是香港人的海灘。夏天,這些海灘都水洩不通,都不夠用。 

烏溪沙是我們馬鞍山的淺水灣,是我們的石澳,我們的清水灣!

比如說,珠海某個海灣給填了,我們香港人大概沒甚麼感覺吧!因為不關我們的事,我們不住在那兒。 

我們住在馬鞍山,這個海灣關我們的事。而馬鞍山的人口接近二十萬,你們因為要33公頃到99公頃的地,不惜影嚮20萬人口的生活? 

你們是真正要馬鞍山的地,還是,其實只是要臨海的地? 

要在馬鞍山找99公頃的空地?我們願意動員馬鞍山居民,幫你們去找。舊礦場那邊,有大片平坦荒置土地,善用的話,可能還不止99公頃。 

烏溪沙海灣,其實包含兩個海灘,緊貼青年營的那邊,本來是磷峋的石灘,有附近的居民,用了十五年時間,天天搬挖石頭,弄了一個小沙灘出來。還有人在水之溦,用石頭疊了一個巨大的心。 

小沙灘傍邊是碼頭,碼頭的右方有一條幽曲的小徑,沿著小徑走不到十分鐘,是另外一個大沙灘,這裏是真正的「沙」灘。水清沙幼,可以游泳和晒太陽,平日有人釣魚。沙灘傍有一條小村,提供燒烤場地和食物,有小艇出租。周末,這裏是個 party beach。這裏絕對是馬鞍山的石澳。如果認真發展,絕對能成為「石澳+赤柱」或是「石澳+西貢」。 

我不知道該如何說服貴署不揀選「烏溪沙海灣」來「填海」。我是一個普通市民,不是專家,不懂搬出數字和理據來跟你們辯論。但我愛我家,對這個小市鎮有歸屬感。我會盡我的力,去找這海灣的好,向你們訴說。也開宗明義表態,為捍衛這海灣,我們會用盡辦法,沒完沒了的跟政府纏鬥下去。It's war! 對我們來說,你們是掠奪者,戰爭始於掠奪! 

謝謝關注。 

馬鞍山居民
Hetty Lai

保衛烏溪沙海灣 - CEDD給我的回信




前些時,我給 tellme@1823 發了電郵,是這樣寫的:

Date: 2012年1月3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00下午3时30分01秒
To: "tellme@1823.gov.hk" <tellme@1823.gov.hk>
Subject: 請提供一些數據

請貴署提供以下數據:

1)填海造地,平均每公頃造價多少?
2)整理新界和大嶼山現有的空置土地,以供使用,每公頃平均費用多少?
3)港府去年賣地,平均每公頃賣了多少錢?

(Please tell me) 整理現有荒廢土地作儲備,比移山填海工程,來得更艱巨嗎?

請政府提供環評報告,交代:
1)填海工程對附近居民的健康,產生甚麼影嚮?
2)填海工程對自然環境和生態,造成甚麼後果?

請政府告訴市民,烏溪沙填海得到的土地,會作甚麼用途?以及詳細的規劃方案。
請政府向市民解釋,憑甚麼核心價值和理據,一定要摧毀一個市中心的海灣,來換取土地?沒有更好的方法嗎?

在馬鞍山,有荒置的空地。從市中心開車,五分鐘不到,往舊礦場的路上,就有大片平坦的山谷,可以蓋房子。請讓政府說服我們,為甚麼非得把海灣填掉不可?

謝謝。
Hetty


 Tellme@1823 把電郵轉給土拓署,今天土拓署給了我覆信,寫的很長,雖然好像没有很準確地回答我的問题。


原文抄錄如下:

2012/2/7 landsupply@cedd.gov.hk <landsupply@cedd.gov.hk>
HETTY,您好!

多謝您於今年131日於1823提出的查詢及意見,現回覆如下:
填海造地和陸上土地發展之造價會因不同地理環境如水深、位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此外,土地發展也可能涉及徵收土地和安置受影響居民等費用,因些未能就此提供一個平均造價。
我們明白社會對填海可能會對附近居民和環境造成影響的關注,而提高環境效益正是選址的其中一項指導原則。填海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在生態方面。包括可能喪失的海床和高生態價值的潮間帶,底棲生物的棲息地,及工程對珊瑚,漁業,海洋哺乳動物(如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等)的影響,和對相鄰陸地的生境/動物棲息地的影響。
然而,在鄉郊開發土地,也會對陸地生態和社會造成影響。生態影響包括棲息地的喪失,和對哺乳類動物,鳥類,爬行類,兩棲類,蝴蝶/蜻蜓,溪流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不利影響。社會影響方面包括需要徵收土地,遷徙現有居民而破壞長期形成的鄉郊社區網絡,文化和傳統的消失,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降低鄉郊社區的生活質素,和剝奪居民生活方式的選擇(如務農)
上述兩種土地供應模式,均會對環境構成影響。在沒有詳細研究前,不能輕率指出那種模式對環境的影響較少。現階段,制定填海選址準則至為重要。政府尚未決定在維港以外填海,現正就此課題進行廣泛公眾諮詢。

第一階段公眾參與的其中一個主要目標是要確立選址準則。政府於去年11月開展公眾參與活動,在首兩個月諮詢過程中,有市民及持份者反映,初步選址準則較為抽象,希望政府提供一些填海例子,讓公眾能深入討論。公佈這25個可考慮的填海地點,目的是回應在諮詢階段市民的建議,提供一些實例,方便公眾考慮和討論選址準則。其中一個可考慮的填海地點是在沙田烏溪沙附近。

25個可考慮的填海地點並不是建議填海選址清單。我們的用意,是希望通過聽取公眾就這些可考慮地點所發表的意見,了解公眾對初步選址準則的看法。由於現時只是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我們還沒有定下詳細的填海範圍。

我們會把從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所收集的意見分析,以便檢視初步認為可考慮的選址清單並作出調整,然後訂定選址準則。我們期望於2012年年中,物色約10個填海選址,進行概括性技術評估及於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到相關社區進一步諮詢。

當選定10個填海選址後,我們會為這些選址規劃出初步填海範圍,再於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諮詢公眾。
最後,我們會將你的意見交由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進行獨立收集和整理。我們會將公眾的意見與技術研究結果一併考慮,藉以訂定選址準則及物色可行的選址,並計劃於2012年第三季進行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
土木工程拓展署海港工程部


Thursday, February 2, 2012

反對烏溪沙填海 - 戰爭始於掠奪


馬鞍山屬於沙田區,在城門河的東南岸,北臨吐露港,南倚馬鞍山,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安靜,是一個新開發的小市鎮。

沙田區人口總共約73萬,其中18萬多,居住在馬鞍山。馬鞍山的市中心,即馬鐵的「馬鞍山站」,落坐在烏溪沙海灣的邊上;從「馬鞍山站」下車走到海灘,不消十分鐘腳程。在九龍和新界這邊,恐怕再難找到一個如此接近大量民居的海灘了。

馬鞍山的建設,以市中心為中央,環抱著烏溪沙海灣,左右向兩邊伸沿。遠一點的,是築在山坡上的屋苑,到市中心,也是那麼十分八分鐘車程。這裏有很多年輕的小家庭;小孩教養得很有公民意識,紅燈不亂過馬路。這不容易啊!因為我們這裏,常常是行人紅燈,路上連車輛的影子都沒有。

想像當年,人煙稀渺,荒山野嶺;城門河兩岸的土地,都是填海得回來的吧?現在一河兩岸,一棟棟的高樓,一個個屋苑;一個新市鎮,就這樣建成。居民安身立命,安居樂業。這裏是離中區遠一點,但樓價沒那麼高,藍天碧海,空氣清新,安逸祥和。

我們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沒甚麼要抱怨的。況且,還有一個這樣美麗的海灣。

這裏,人和大自然很親近。居民每天踩了單車,從山上,從四面八方來到海灣游泳。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不分晴雨,不管寒暑。(這是一個「單車友善」的市鎮,你會訝異,原來單車徑四通八達)。不游泳的人,在沿海的小徑散步、運動,在沙灘上蹓躂。

這是我們的海灣。以香港十份一人口的數目來算,保有一個海灘,不算過份吧?

住得好好的家,有人說要來家門前頃倒廢物和垃圾,要把一灣好水填掉,你會高興嗎?你會同意嗎?這已經不單只是環保的問題,是切身利益的問題。

對馬鞍山的居民來說,那是侵佔和掠奪,有掠奪便有捍衛,有捍衛便有戰爭,沒有和平。不會有和平。不會有和諧。

我們和政府,只會沒完沒了地纏鬥,社會各階層,只會產生不必要的分化。

是怕下一任特首有好日子過麽?要先替他埋下一個計時炸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