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3日再次翻查網頁,發现[公眾參與活動回顧],包括能打開的第二次 [公衆論壇],放在這兒:http://www.landsupply.hk/news2.php?lang=cht
和幾位鄰居,本打算去聽CEDD 的公眾論壇,但原來已滿額。心裏狐疑。在網上翻看他們的舊照片 http://www.landsupply.hk/news2.php?lang=cht,第一次的公眾論壇,偌大一個會堂,有小貓三四隻,其中有CEDD的人和他們公關公司的人還説不定。
我們回家看了「網上直播」。今天打開網頁,想仔細再看一遍,但原來錄影沒有放在網上;找一找,2月4號的第一次論壇的錄影,也沒有。http://www.landsupply.hk/liveStream.php?lang=cht
這個網址有一頁叫「公眾參與摘要」,http://www.landsupply.hk/stage1PEDigest.php?lang=cht 只有CEDD上載著圖文並茂的「宣傳」。
而「網上討論區」,慢得像螞蟻上樹,幾十秒打不開一個「page」。等每一頁「load」,等到肺裂。要把這個主題的討論內容看完,要好幾個不眠的晚上。陰謀論是:他們要悶走市民。http://www.landsupply.hk/forum.php?lang=cht
所以,現在講昨天的「公眾論壇」,只能憑記憶。
論壇台上的參與者,一字排開十來人,有學者和專家,嚴陣以待,一致「支持填海取地」,這討論集會,原來是他們宣傳填海取地的平台。
這樣的「論壇」!見識了。
論壇由CEDD的「公關公司」籌辦。主持人聽起來像電台DJ,代市民讀出意見時,很急速;聲音低的時候像頌經。其間不忘提醒「觀眾」,他只是「主持」。台上有一位數度發言的「專家學者」,大義凜然,指出香港應該自己担當「建築廢料」。不該移送他人。一直,香港把建築廢料運到台山,已在那裏造了一個幾千公頃的人造島。香港理應填海。
處理建築廢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真要花點時間搜集資料,好好了解一下。填海作土地儲備,是另外一個議題。「處理建築廢料」等如要「填海取地」,這是甚麽邏輯?
CEDD 的代表,多次提醒我們,態度不失坦誠。指填海計劃未拍板,諮詢活動,有助厘定「填海選址」的準則。
唉,馬鞍山不幸被「選中」。原來,這樣翻天覆地的大事,是沒經過準則鍳定的。
遠行在即,邀請了其他 seaside hikers 來一起保衛烏溪沙海灣,編寫這網誌,暫别。
Hett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